南北饮食习俗最是差异的,所以每一个节日或者节气到来,南北方的饮食文化总能掀起一股讨论话题。那么,南方大寒吃什么传统食物?下面一起来看看吧! 南方大寒吃什么传统食物 1、糯米饭 在小寒大寒,老广讲究要吃“暖笠笠”(意为热乎)糯米饭应节,以取滋补驱寒之功效。民间认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,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,利于驱寒。中医理论认为糯米有补中益气之功效,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。加之糯米饭寓意温暖,从年头到年尾“暖笠笠”,更是有吉祥之意。 糯米饭应该是早上吃,只是现在只有晚餐才能“凑齐一家人”,才逐渐...
南北饮食习俗最是差异的,所以每一个节日或者节气到来,南北方的饮食文化总能掀起一股讨论话题。那么,南方大寒吃什么传统食物?下面一起来看看吧!
南方大寒吃什么传统食物
1、糯米饭
在小寒大寒,老广讲究要吃“暖笠笠”(意为热乎)糯米饭应节,以取滋补驱寒之功效。民间认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,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,利于驱寒。中医理论认为糯米有补中益气之功效,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。加之糯米饭寓意温暖,从年头到年尾“暖笠笠”,更是有吉祥之意。
糯米饭应该是早上吃,只是现在只有晚餐才能“凑齐一家人”,才逐渐改为晚上吃糯米饭。老广的糯米饭是由虾米、腊肉、花生、糯米等热量较高的食物蒸煮而成,适合养胃暖胃、补中驱寒。
首先准备糯米若干,通常纯糯米煮出的饭会太软,没有嚼劲,所以建议加少量沾米,三成就可以了。放水煮到七成熟,就加入切碎的腊肉、虾米、冬菇等,想再好吃的就加鱿鱼、瑶柱。饭熟后,喜欢的就炒香几粒花生,同葱一起下,捞匀就可以了。
展开剩余68%2、鸡汤
大寒已是农历四九前后,传统的一九一只鸡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,南京人选择的多为老母鸡,或单炖、或添加参须、枸杞、黑木耳等合炖,冬季养生喝鸡汤真是一种享受。
在鸡汤中加入中药材的“药膳鸡汤”,不但很补,还能起到食疗的作用。老年人在鸡汤里配上山药、菟丝子、杜仲,具有补肾、抗衰老的作用。体质较弱、经常生病的人群在鸡汤里配上黄芪、黄精、白术,具有益气养肺、调节免疫的作用,还可以预防感冒。白领人群在鸡汤里配上枸杞子、茯神、百合,具有养心安神、抗疲劳的保健作用。青年女性在鸡汤里配上玉竹、菟丝子、女贞子,具有养颜护肤、美容的作用。
炖鸡汤也有技巧:不能用炒菜的锅烧,炖鸡汤必须是砂锅;炖汤时要大火烧开后改成小火炖,水一次加足,中间绝不开锅加水,尤其是沸腾前的那十几分钟,如果开盖就跑气;飞水时开水焯肉,炖汤时宜冷水炖制,随着水温的慢慢升高,原料会充分释放营养与香味。与水同温下锅的原料更能熬出好味道。
3、八宝饭
大寒时令最宜吃八宝饭和糯米五谷互补。八宝饭是许多家庭在节日中很喜欢吃的一种甜食。
做八宝饭首先要备齐原料,常用的有糯米、白糖、熟猪油、莲子、葡萄干、枣、豆沙等。先将糯米浸泡4小时,用清水将糯米淘净,冲洗沥干,放在铺有屉布的笼屉中用旺火先蒸一会儿,再淋些水,再蒸5-6分钟,之后,拿出来加白糖、猪油和少许水,搅拌均匀。然后把莲子、葡萄干等配料撒在碗里,最好摆成图案,上面铺一层蒸好的糯米,不要铺得太厚,糯米上面铺一层豆沙,最后再铺一层糯米,与碗口相平。然后上屉用旺火蒸约一小时,熟透,倒扣在碗里。最后熬些糖汁,浇在做好的八宝饭上即可。
人们为何特别喜爱八宝饭,这里有许多寓意:其一、八宝饭在宴席上往往是较后上,其类似于西方的餐后甜食,而广东人较喜欢甜食。其二、取其吉祥含义,因无论是“八宝”之名还是其用料中的“百合”(有百年好合之寓意)、“红枣”(有早生贵子的寓意)、“莲子”(连生贵子),此外,八宝饭的造型及甜味还有圆圆满满、甜甜蜜蜜的寓意。
南方小寒和大寒谁更冷
南方地区大寒比小寒更冷。根据气象记录和统计数据,南方地区在大寒时节的气温通常比小寒时节更低。具体来说,从1951年到2016年,小寒节气期间我国平均气温为-5.6℃,而大寒节气气温平均值为-4.9℃。虽然从字面意思上看,大寒冷于小寒,但实际上在南方地区,大寒时节的气温更低,寒冷程度更强。
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南方地区地表“余热”的释放情况。南方地区地表相对较热,其“余热”至小寒节气尚未释放完毕,而到大寒时节地表“余热”散尽,气温降至最低。因此,在南方地区,大寒时节的气温通常比小寒时节更低,感觉更加寒冷。
发布于:广东省